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初中生物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尝试解读数据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处理图片、数据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有限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尝试解读数据的技能训练
四、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
五、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小的调查,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喜欢沙漠探险的同学有没有?)
提问:(展示沙漠图片)如果让你去沙漠探险,你首先想到要准备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提问:如果在沙漠中你已经没有水了,你将怎么办?
(学生回答:其中有一种方法,如果能看到沙漠植物,就有可能找到水。如你发现了仙人掌,它的茎里就储藏了大量的水。)
提问:(展示沙漠植物骆驼刺的图片)这是另一种沙漠植物骆驼刺,它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能吸收到很深的地下水,因而能在缺水的沙漠中生存,这就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在沙漠中,如果看到骆驼刺,只要向下沙漠地下挖6~8米,就可以找到水。)
(其实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没有水,肯定没有植物;有植物生长的地方,肯定有水,因为植物生活同样需要水。)(展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水对植物体的作用以及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二、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文字资料
(1):
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满江红、金鱼藻等的含水量可达鲜重的90%以上,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低等植物如地衣、藓类则仅达6%左右。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为70~85%,木本植物的含水量稍低于草本植物。
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
文字资料
(2):
据科学家统计,瓜果的果肉的含水量可超过90%,幼嫩的叶子为80%左右,树干平均为50%,风干的种子为10~14%。
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来验证番茄、菠菜、小麦种子中含有水
(番茄可以通过刀切;菠菜可以通过用盐腌制;小麦种子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来验证其里含有水分)
(演示实验:用试管加热小麦种子,观察试管壁上的水,说明干燥的小麦种子里也含有水分。在做实验的同时介绍该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加热试管时应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在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口应略高于试管底,因水蒸气是向上冒出来,同时又不要让水回流到试管底;加热时应用火的外焰;试管口不要对着其他同学等)
数据资料(3):
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定数据:(单位:立方米/公顷)以及它的直方图
发育期 | 天数 | 需水总量 |
返青期 | 29 | 635 |
拔节期 | 23 | 876 |
抽穗期 | 20 | 956 |
灌浆期 | 31 | 1192 |
提问: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无论是表格中的数据还是更为直观的直方图,我们都可以看出:小麦的需水量是随着小麦发育期的顺序依次增加的)
2、计算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每天需水量是多少?
哪个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它与小麦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平均日需水量为21.90、38.09、47.80、38.45即前三期随发育期的顺序依次增加,最后灌浆期略有减少。其中抽穗期的平均日需水量最大)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直方图并展示直方图
总结: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需水量是不同的,因而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进行合理浇灌,既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又可以节约水资源。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当注意节约用水。
观看录像:珍惜水资源
总结:从以上的资料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对植物体还有哪些作用呢?
观看录像:概述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植株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
3、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4、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5、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6、干种子吸足水才能萌发;
三、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气候湿润。这对绿色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图片资料(4):
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图片
分析:沙漠上为什么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沙漠上降雨量很少,严重缺水,植物很难在这里生存,所以会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某些地方降雨量较多,或地下水较多就会出现较多的植物生长,就会出现沙漠绿洲。如巴丹吉林沙漠里就有绿色的植物分布,是因为巴丹吉林西南500公里处祁连山雪水通过地下断层进入沙漠,估计每年可为沙漠增加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
数据资料(5):
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植被比较:
海拔 | 年平均气温 | 年降雨量 | 无霜期 | |
锡林郭勒草原 | 800~1200米 | 1℃~2℃ | 150~400毫米 | 90~120天 |
长白山森林 | 700~1600米 | 2℃~6℃ | 400~1000毫米 | 100~120天 |
分析:锡林郭勒和长白山地区植被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锡林郭勒和长白山地区所处的海拔,年平均气温以及无霜期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锡林郭勒降雨量少,年降雨量为150~400毫米,因而形成草原植被;而长白山地区降雨量较多,年降雨量为400~1000毫米,因而形成森林植被。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一个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植物分布,大家课下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和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绿色植物需要水
一、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1、 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物体硬挺,保持直立的姿势;
3、 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4、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二、 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