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求圆锥曲线的方法总结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12 11:11:55
  • 修改时间: 2022-05-12 11:11:55
  • 阅读量: 289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大纲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求圆锥曲线的方法总结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了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安徽敏试教育.jpg

【知识点】

1.定义法

(1)椭圆定义:把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双曲线定义:把平面内到两定点,FE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大于零且小于|F1F2|)的点的集合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3)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韦达定理法

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设而不求点差法

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x1,y2)、(x2y2),代入圆锥曲线得两方程后相减,得到弦中点坐标与弦所在直线斜率的关系,然后加以求解,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古典概型

下一篇: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相遇与追击问题解题思路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