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策略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下为安徽敏试教育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混合运算》。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技能;进一步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2.通过对两个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的意识,培养整理和反思的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3.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温故而知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大屏幕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师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觉得我们这节课将会上一节什么课,生回答:可能会上一节复习课。师引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首先我们结合学习任务单来一起回顾第一和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复习巩固提高吧!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答案并进行判断: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积的末尾一定是2个0( ) 。
小结:你是怎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或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呢?我们在口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2.出示课件完成:估一估下面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提问:谁来分享一下你是怎样估算的?生回答后师小结:我们做题时要认真仔细的审题,该估算的要估算。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的2题,带*的验算。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积从个位写起;再用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积从十位写起,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3)还需注意笔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趣味计算:观察下面的两个算式怎样计算简便?
36×11= 52×58=
学生完成时提醒同学们先仔细观察题目,再动笔计算。完成后交流反馈,说一说计算方法。
5.先同桌讨论: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交流反馈后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4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39看成40,把88看成90,那么39与88的积大约是3600,但不高于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把你的新收获写在学习任务单里后交流。
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动脑思考,既能熟练计算,又能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体现了你们一直以来自信、沉着、智慧的品质,并做到了温故而知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五、作业
1.完成学习任务单里的再巩固习题。
2.同桌互相出题,检测复习成效。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