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美术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先秦美术。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先秦青铜艺术
青铜器是指红铜和锡和铅的合金器物,因为颜色呈青灰色,故名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1)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级阶段,造型稚拙、体态较薄,很少有装饰纹样。曾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2)商代冶炼技术进步,种类丰富,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装饰纹样多以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样。充满了神秘威慑特征。早期:《兽面乳钉纹方鼎》盛期:《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最大,纪念品,刻铭文)
(3)西周铭文开始盛行。风格趋向简朴,纹样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凝重典雅、洗练朴素。《毛公鼎》《大盂鼎》
2.青铜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艺术性较强)水器、乐器、兵器。 按功能分:礼器、实用器具、饰品或雕塑
礼器: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青铜器主要研究对象
3.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青铜器纹饰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
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春秋主要有蟠魑纹(繁缛)《莲鹤方壶》
战国出现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占等图案。
4.青铜艺术的分期:
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
5.青铜器的形制特点:
(夏朝)器形小,器壁薄。
(商朝)器形大,稳定厚重
(周朝)铭文盛行
(春秋战国)饰纹世俗化
春秋时期,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减弱,生活实用的性质加强,制作上也出现了新方法:失蜡法、模印法。
二、先秦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在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附件上的立体雕塑。
2.简述先秦时期的雕塑艺术
就制作材料来看,大致可分为青铜雕塑、玉石雕塑、陶雕三类。
A.青铜雕塑主要指青铜器的主体雕塑和青铜器上的立体雕塑附件,可分为动物形象造型和器物附件立体雕塑。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晚期遗址《神面像》
B.玉石雕塑历史悠久,商代的成就最为显著,有大型大理石立雕,也有表现动物的小型雕塑 。河南安阳妇好墓《玉凤》
C.陶塑相对青铜玉石,为数较少,商代中期内容逐渐增加,商代后期以后由于玉石雕塑显著增多,陶塑大为减少。
3.漆木雕《梅花鹿》战国
三、先秦绘画
战国时期绘画、雕塑开始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
殷商时期,虎纹大石磬所刻的线纹虎形表现出当时的绘画水平
(一)先秦帛画
1.战国帛画的用途、内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
战国帛画主要指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
内容:
(1)《人物龙凤图》31×22.5CM 、(内容:细腰长裙的贵族妇女;凤鸟翅膀伸展、引颈似飞;神龙张举双足、体态腾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
(2)《人物御龙图》37.5×28CM 、(贵族男子戴冠、长袍、佩长剑、侧身持缰;长龙似舟、飞向天国)
用途:葬仪中的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龙凤的指引下,灵魂不朽,升归天国。主题:引魂升天
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缯书》写在绢帛上 以文字为主,四周画有神及动物的形象。最为突出的是三头人物形象。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
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先秦漆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文明古国。画法为毛笔画成。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内棺漆画,同墓出土的木盒漆画《舞乐图》。 湖北荆门 战国漆奁上绘制的《车马人物出行图》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四、书法
目前发现最早的竹木简牍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有楚简和秦简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