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20 16:54:47
  • 修改时间: 2022-05-20 16:54:47
  • 阅读量: 622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美术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加快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资源分为若干种,从大方面来看,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校内物力资源、校外物力资源、材料资源、网络资源等。当然,物力资源要靠上层领导者与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共同提供,这类资源包括美术课程标准、美术教材、美术教室与装备、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民间美术资源,等等。

在物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资源,这是为美术课程开设和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供的最基本的保证。包括绘画材料工具、工艺制作的材料工具,也包括了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材料资源的使用因人而异,因时间而异,它的可变因素太多,所以目前中国的美术材料资源仍然是欠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行购置。

二、运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而进行各种学习活动,针对这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对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材过于枯燥、单一的现象。

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等方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利用多媒体讲述美术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地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别处转移到美术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出无限的课堂价值。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仔细推敲创设教学情境所能够引起的教学价值,不能单纯的为了谋和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都要设置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在开始一节课之前,用影像或者视频的方式导入课堂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美术作品分析,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勇敢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鼓励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进行研究。

三、灵活整合运用美术教材

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唯教材”论,只是将教材看做教学资源的一种形式。教学活动不应是对美术教材的复述和讲授,而应将教材作为一种参考,同时融合当地的美术资源,让美术教学和社会文化及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日常积累整理,收集大量的美术教学资源,然后根据当地条件,对搜集到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最后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充实现有教材的不足。这些措施能很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活动,增加和提升美术课的容量和质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拓展思维

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教师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对学生完成优秀作品有辅助作用。有的学生平时观察得少,见得少,脑海里的形象少,创造力较弱,所以,在讲授每一课时多准备有关教学的图片,至少展示两件实例作为参考。

范例的使用越得当,学生作品的完成效果越好。范例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避免他们对范例盲目模仿。同时,对实例进行探索分析,从而吸取优秀的元素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五、积极地进行第二课堂尝试,使其能够提高课堂兴趣

第一,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办黑板报,并且将主动权交到学生自己手里,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对自身的欣赏能力进行强化。

第二,积极组织开展一些美术作品鉴赏活动,同时也应该组织学生集中展示个人作品,积极地寻找机会,从而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自主评价,提升自身的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授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境激趣法,知识讲授法,过程演示法,讨论探究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感受法,观察发现法。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浪漫主义美术

下一篇:小学美术知识点总结:美术课程四个学习领域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