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博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考教师

找敏试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食物链

  • 微信号:17505696726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2-05-31 19:37:40
  • 修改时间: 2022-05-31 19:37:40
  • 阅读量: 6456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食物链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知识点】

一、简介

食物链是一种食物路径,食物链以生物种群为单位,联系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

食物链中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不同生物间传递着,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表现为单向传导、逐级递减的特点。

食物链很少包括六个以上的物种,因为传递的能量每经过一阶段或食性层次就会减少一些。

二、链内角色

虽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众多,亦于生态系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根据它们在能量和物质中所引起的作用,可以被分类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别。

1.生产者

最底层是“生产者”,是以阳光行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再上层是各级“消费者”,要依赖生产者供应物质和能量;当消费者死亡以后,“分解者”会以它们的尸体为食物。

2.清除者

而还有一类“清除者”,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担任清除性工作的生物。这些生物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遗体或排遗作为食物,具有“分解者”将大分子物质转换为小分子物质的能力,却又无法如“分解者”般将所摄食的有机物质转变成无机物。与“生产者”可以将小分子无机物合成为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更是不相干。因此在某些定义中接近于“消费者”,却又兼具有“分解者”的某些特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被单独归为一类,被称为“清除者”。

 “清除者”可视为“腐食性消费者”,这些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小分子有机物,例如秃鹰吃腐尸,蚂蚁吞食昆虫遗骸,而溪流、河口等水域生态系中的螃蟹、虾等摄食泥土中的有机质碎屑也是一例,这些有机质碎屑除了植物的枯枝落叶之外,还有许多经过其他动物消化过的小分子有机物。

3.分解者

这些“清除者”无法清除的部分再交棒给“分解者”处理,减少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工作量,加速生态环境中的能量与碳循环。若是所有的生物残骸或排遗皆由“分解者”直接分解,生态系统中从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的速率将远小于有机物质的堆积,能量与物质无法顺利传递循环,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

安徽logo.jpg

上一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基因重组

下一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酶

© 2020 ahminshi.com 安徽敏试教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70104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