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你感兴趣的群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安徽敏试教育小编根据生物学科大纲的要求,为您整理了高中化学教案:原电池。安徽教师资格网为您提供精彩的教案示范,更多面试资讯欢迎关注敏试教育。
【活动方案】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而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种电池,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腐蚀,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原电池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行程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原电池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构成条件,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二)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四、教学法
(一)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多媒体教学法;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探究法、观察归纳法、交流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从一则医学史上的病例拉开序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教学。再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切实感受电池的发展,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二)模拟试验、学习新知
【发现问题】
分组实验: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铜片、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上有气泡冒出,
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认知冲突发现问题:为什么这样铜片表面能产生此气泡呢?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提出猜想】
设置问题,引导分组讨论、思考汇报。
A.是哪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B.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师生分析得出:从反应后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铜没有参加反应。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规律和实验现象(气味)等说明产生的是氢气。
提出猜想:可能锌表面的电子流到了铜片上被溶液中的H+ 得到产生了H2。
教师设问:你怎样证明?
【实验验证】
分组实验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之间接入电流表。
平行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铜片表面和电流表的指针)
学生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产生啦”。
【得出结论】
用多媒体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巩固工作原理。
提问:这一装置从能量角度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变的?得出:(1)原电池概念;(2)原电池工作原理。
(三)提出问题,继续探索
【提出猜想】
①衍生新问题: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②引导学生从电子流动方向提出猜想;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③实验验证:用电流表接入已知正负极的干电池,根据指针偏转的方向,验证未知正负极的原电池的电极,从而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④原电池正负极的判别:
1.从实验现象可判别正负极。 2.电子的流出极是负极。 3.失电子极是负极。
4.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是负极。 5.通常活泼的金属作负极。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教师引导】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问题搭台阶,讨论交流、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1.原电池有哪几部分组成? 2.怎样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提出方案】
改变影响实验的一个因子。
【实验得出结论】
在分组给定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结果得出:形成原电池要有: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从原电池的定义提出问题: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应满足什么条件?
得出:④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知识巩固】
调整教材知识顺序,学习2009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和火力发电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是什么? 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面对这些利与弊,你会如何应对呢?以巩固对原电池概念的再认识。
【播放影像】
格林太太诉说病情---一次车祸后在黄金假牙旁装了颗不锈钢的假牙。但那次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就老是头疼。四处求医就是治不好。后来,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请问这病因是什么?请你开个药方。以加深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
(五)课堂延伸
1.上网查找国庆游行彩车中的高能电池,弄清它的原理是怎样的。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
2.水果电池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写一篇小论文。
【推荐资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安徽敏试教育
回复【面试真题】,查看更多安徽教资面试真题内容